2025-01-25 20:58 点击次数:80
1月15日晚
谢霆锋在个人社交账号发视频官宣
2025年“EvolutionNicLive”演唱会
并配文:“2025见。”
视频里,谢霆锋在场馆里弹着吉他,吉他上还印有一个“锋”字。
最后的海报显示,谢霆锋“进化”演唱会将于2025年4月25日至26日,每晚7点30分,在香港启德体育园的主场馆举办。票价为1380/1180/980/680港币。
相关话题迅速冲上热搜
据悉,谢霆锋上一场演唱会还是在2005年,距今已有20年。
为此,歌迷欢呼:
等了20年了!
据南方+报道,香港启德体育园将于今年上半年正式启用,首场演唱会将由英国著名摇滚乐队酷玩乐队(Coldplay)举办。谢霆锋则是目前首位在启德主体育场开唱的华语歌手。而在香港演唱会结束后,谢霆锋将开启新一轮巡演,预计将会在广州等多个城市开唱。
演唱会市场竞争加剧
值得注意的是,2024年以来
国内演唱会市场呈现出起伏局面
市场依旧在增长
据中国演出行业协会票务信息采集平台监测和调研测算,2024年三季度全国营业性演出(不含娱乐场所演出)场次17.33万场,同比增长16.27%,票房收入208.10亿元,同比增长41.10%,观众人数5736.65万人次,同比增长17.51%。
大麦平台数据亦显示,2024年10月1日~10月6日,全国总演出场次较2023年同期增加28%,其中演唱会场次和观演人次较去年同期均翻倍。重庆市官方数据显示,刘德华4场演唱会,为重庆拉动综合消费约为3.4亿元。
为了一场演出,奔赴一座城,“跟着演唱会去旅行”正在成为新潮流。
来上海看张学友演唱会,顺便去豫园尝尝小笼包,在外滩打卡陆家嘴“三件套”;去南京看刀郎演唱会,顺道游一游秦淮河,漫步在古城墙上……在这场人与城的双向奔赴中,拿着演出门票的人,既是观众,也是游客。
此前,2024年五月天上海演唱会
带来的不止音乐
还带来了全城联动的城市打卡风潮
通过全城联动的创新场景与多样活动,将各项数据推至新高,为上海演出市场注入了新的活力。
数据显示
2023年10月
周杰伦在上海连续开唱4天
现场观众共18.5万人次,总票房超2亿元
其中跨城观演占比73%
演唱会期间,上海市酒店预订量环比上涨约80%,往返机场、火车站等大型交通枢纽的需求同比增加超过110%,演唱会经济成为名副其实的“行走的GDP”。
或“打飞的”前往几百公里外
赴一场音乐之约
或乘坐高铁在一天内往返
来一场“特种兵观演”行程
跨城观演已经成为当下年轻人的生活方式
据中国演出行业协会相关数据,18~34岁的年轻群体是演出市场的消费主力,越来越多年轻人选择跟着演唱会来一场“说走就走的旅程”。
“其实看一场演唱会,占比最大的支出不是门票,而是交通。”来自浙江宁波的张女士说。事实上,跨城观演关联交通、酒店、餐饮、旅游景区等多链条、多环节,与文旅消费的各个场景深度融合。
演唱会作为粉丝经济和文旅经济的重要载体,“溢出效应”明显,既聚人气,也聚财气,更激活了地方消费市场的“一池春水”。
热潮之下
市场竞争明显更激烈了!
2024年,头部如五月天、邓紫棋等知名音乐人的演出,出现了打折情况。此外,包括光良在内的不少音乐人演唱会取消。
“市场不会一直高歌猛进,最终还是会回归常态和理性。”提及当下火热的演唱会市场,中央文化和旅游管理干部学院副研究员孙佳山认为,2023年爆发式增长的演唱会市场在供给端有其特殊性,但2024年,市场已经开始自我调节,出现常态化和理性化的趋势。
演唱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城市的文化内核。“在追求短期经济效益的同时,各个城市应当因地制宜,找到适合自身的演艺经济发展模式,使文艺IP和城市形象相得益彰,推动文化旅游更好地赋能经济社会发展。”孙佳山说。
让观众不仅享受演出,还感受到城市的独特魅力,才能把他们的热情转化为城市发展生生不息的力量,一时的“流量”亦能变为可持续的“留量”。如此,便可让演唱会经济“唱”得更响,让“行走的GDP”走得更远,实现“曲终人不散”的长远效果。
来源:新闻坊综合